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筹)专业课教师赴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学习简报第2期
日期:2025-04-03  作者: 来源:  浏览量:7

2025年2月25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以《用 人工智能让教师生产力起飞》主题展开讲授,通过文生视频、AI创作等案例展示和“贴了秀”等智能教学工具的现场演示,系统地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的五种具体路径(学习顾问、智能助理、业务自动化、联合教学、自适应学习),并创新地提出INSIGHT七步框架与五步深度求索教学法。尾声阶段,焦教授对各学员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并建议我校在设立组织架构时应慎重,避免行政人员占比过多,赴传统院校建设路径。 课后,大家均对焦教授的精彩分享和新颖观点表示很受启发,王延秀老师还提出,我们应当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情况来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教学法。

下午,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提升教师队伍政治素养与育人使命感,全体参训教师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教师们参观了校本部等历史场馆,通过珍贵文物、图文史料及场景复原,系统学习了黄埔军校“亲爱精诚、团结奋斗”的建校宗旨和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参观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讲解,驻足交流讨论,结合黄埔军校“将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育人理念,深刻领会了“爱国、革命、责任、担当”的黄埔精神内核。教师们一致表示,此次参观是一堂生动  的思政实践课。黄埔军校1924年建校,第一至五期一共有 7399名毕业生,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在中央军委确认的36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中,有黄埔军校校友16名,占比44%。黄埔军校在这么短的办学时间里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这对我们工职院的筹建带来莫大的鼓舞与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办学定位明确,契合当时革命事业对军事人才的时代需要,而我们办学也必须契合时代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二是对教师、学生的入门门槛要求高,坚实的人才基础是发展的强劲动力;三是十分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实结合也是我们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晚上,各组围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激烈讨论与交流。荣兵老师表示,人工智能给各行各业带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也给教师带来了职业危机,但教师的教学情感和技能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教师应该正确面对人工智能,合理利用;王延秀老师就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应用过程中的思考进行交流分享;李杨老师就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劣势及建议发表了独到的见解;罗健威老师分享了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初步思考。最后,黄天齐处长进行总结性发言,总结了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及专业发展的影响,希望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协手共创智能教育新时代。技术是手段,教育是根本。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教育的本质始终是“育人为本”。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技术为助力,真正实现教育的提质增效,以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